- 大鑑導師
- 最新消息/課程
- …
- 大鑑導師
- 最新消息/課程
- 大鑑導師
- 最新消息/課程
- …
- 大鑑導師
- 最新消息/課程
行 道 瓔 珞
以直心深心菩提心為瓔珞
攝影/梁寒衣
攝影/大俠
2014年大鑑紀事
——最重要的,是自2011年跋涉迄今的《維摩詰經》弘講,終於圓滿,如長魚之脫鉤復歸山林。自2010年埋首著述的「祖師禪一辭世偈」系列的第一書《花開最末》亦於茲出版。一段「烈焰爐中撈明月」的程途。
古德謂「路逢劍客須呈劍」——禪家相見,如劍客相逢,總須呈上一生鑄鍛、修煉過的劍道,始堪稱知音,方謂不負。同時,禪者與禪者的勘印,總機鋒電閃、間不容髮,唯當人自知,非看客所能道!——這是為何將此座談定名為〈禪者與禪者的兩刃交鋒〉。
然,這也是出版社命名的,其實,只一段清風明月,二禪者各自揭剖各領的禪門風光罷了。於是,生命急處如何?
梁老師道:「莫種雜糧!」
林老師則云:「不予自己可乘之機。」
左起:林谷芳(台北書院山長)、梁寒衣、妙蘊法師(香海文化執行長)
12月27日,《花開最末》新書發表/座談會,主題:禪者與禪者的兩刃交鋒。香海文化主辦,于大鑑禪堂。
左:《花開最末》座談海報(香海製作)
右:意猶未盡的宗門擊叩。左起:周慧珠、林谷芳、妙蘊法師。
11月22日率眾參與果如法師的〈茶禪會〉于「祖師禪林」(照片轉載自祖師禪林)。
「參方行腳」本為宗門特色,無論悟前、悟後皆如此。禪門公案與燈錄原由大量的参方答叩摺疊鋪展而成……由是「趙州八十猶行腳」,既為相見,也為啟蒙。
這次會面,名為「茶禪會」,二人卻全集注於宗門答叩……彼我只餵以禪水法流,沒人當真理會泡茶小道,因而學員們倒是「滴水未飲」,卻浸法河——唯能渴/飽自知。
其後法師又託人轉送了大量著作。
新竹荷蘭村演講海報
為紀念往生的陳慧劍老師終其一生為弘揚大師所致的心血,
故2008年以他所著的《弘一大師傳》為經緯,而舉辦了連續3、4堂的演講。
11月8日,于新竹荷蘭村社區中心,演講〈深情與出情——探索弘一大師〉。
弘一大師是生命中的「第一座」,從少時即反覆熟讀他的傳記與年譜,且一再數數涉入,洄澓又洄澓!弘一與蕅益,二大師之於「律」的嚴白和謹持,形成了自身之於修法的根本貫串和底盤;由是其後雖於禪門暸望過無數更更炯奇、巍岸的高峯,終不忘此初度、使得清嚴成為體性與必然的「第一座」!
11月5日,福智基金會指導老師如倫法師來訪,彼我深談教法與修行,後有詩偈答贈
(照片轉載自福智教團,如倫法師逝滅於一年半後,2016年7月)。
一向寂遁山嶺,罕於見人,以是所見之人寡而又寡、堪稱難能。記錄下來,唯因生死迅即,法門不易——如來法教怕即是由一名名道者死生相續地代代努力、堅拄而來的吧。他們的顏面或許從未相逢,卻也并不陌生。11月3日,大般若寺住持道院法師偕弟子來訪,掛單於禪堂(照片轉載自大般若寺基金會)
雲山悠悠,自從曩昔於九十餘歲的老和尚座下相識以來,道途相策……如今已有十餘年未曾晤面。他於高棉大般若寺大興建樹,弟子雲從;而一己則卷藏崇山,默遊華嚴智海、祖師禪法。
生死海中,繁興與潦踽,我們各自追隨著胸中朩鐸,建構生死舟航。10月30日,於國家圖書館「愛.生命.學習」研討會發表講題:〈糞土與明珠〉
所謂「娑婆」,原意謂著善/惡雜染、美/醜雜染、愛/憎雜染……明珠與糞土雜陳的世界——人人俱有此明珠,也有其糞土;有此善良美好的部份,也有其惡質負德、無明瘡瘤。所謂修行,所謂「轉染還淨」,也無非善能覺察、護念自/他明珠,不為情境染污,同時,努力廁清、消化彼、我糞垢——當然,一切由自開始。不見、不護本體明珠的,怕亦難知、難護他家明珠。不能廁清、蠲除自我溲糞的,也便難當真協助他者掃除糞垢。
本欲至北京「潭柘寺」作小說資料的蒐集與考察,這場研討是應慧珠的堅請而特為留下的。
攝影:梁寒衣
清風明月去!
9月19日,圓滿《維摩詰經》弘講。支拄病軀而弘講,總將之視為「最末一次的弘講」,由斯總「臨行密密縫」!注入更龐深、精微的教法、公案、典則,以及實修之道。以是本經自2011年2月弘闡迄今,踅瀝四年之久。援引大慧宗杲謫後復隱的「收拾骨頭林下去,誰能為眾更波波」以為告別。如長魚之脫鉤,復歸山河。
十四歲的龍兒與他的紙雕〈命命鳥〉(攝影:翁巾泰)
8月31日,因十四歲的龍兒(林雋曄)將赴不丹展出紙雕,而為之書寫了〈十四歲的沈思〉。兒少的龍兒因閱讀山中人的〈赫!我是一條龍〉而摺出了以龍為主的「捕風的恩格達」系列作品;又因聆聽〈命命鳥〉故事,而創作出兩頭一身、善/惡、黑/白一體的命命鳥……是個早慧、好思惟的孩子!但暸然:道路脩遠,才華、潛力、能力之外,無論創作或修行,生命所須的將是更高的意志力、續航力、以及鑄鍛力才可能當真卓拔、炯耀而出。
攝影:梁寒衣
8月12日,結束《憨山年譜疏》文本的點校、爬梳,再度佇立西靈嚴寺岬角,回眸向所行來的呼應與懷志。
《憨山大師年譜疏》為憨山大師自身編結的生命/行道紀事,以是精準、嚴明,足以為修行者參佐。古本不具標點,附錄龐雜,因之跋涉爬梳經月,將之一一標點、校正、删修,務祈普世佛子能為受益,依之為策杖。(按:文稿雖已編茨、打字、校對完成,基於並未有繼起的荷担、責成者,迄至2022今日,並未出版)
象,於佛法中,本代表「行願」,以及行願中的荷担、沈穩、定寂、與安步。普賢菩薩便是乘大象而來,且「以智導慈」的!
電影《白象》卻敘說著「入泥入水,而與泥水俱化」的「泥象」、「胚象」的故事:阿根廷貧民區的神父胡立安懷著恢宏的願行,傾盡所有,想將廢棄的醫院「白象」改造為神的殿堂和安居的社區,然,此處卻毒梟出沒,暴力、毒品、槍枝泛濫……
一個「揹著火鍋去救火」,終而蒿喪沈埋的故事。但,所謂「因地菩薩」便本從一只泥胚、土胚開始,勉行菩提心——電影分享《分居風暴》,睿邨主持(小眾/對內)
伊朗導演阿斯哈· 法哈蒂擅長描述國族、宗教、文化、社經……之於普羅生命的形塑、衝擊、和影響,以致於一個乍看平凡的小小事件亦能牽引、滾動、蘊釀為龐大的不安與風暴。《分居風暴》正是如此,因於之於女兒教育的歧異,夫妻打算離婚,而暫行分居。丈夫只好雇個女傭,看護失智的老父。老父出了意外,女傭亦不慎流產,自此捅搗出更多人心的蜂窩與礙難……
作品描摩了「因」與「緣」的綿密、連環性的撞擊與交互運作,是個諦觀「因緣」的好素材。人不修行,怕就僅能如斯各視緣命,依因緣作主吧。攝影:梁寒衣
5月25日,滿濟法師、梁寒衣、朱顏於大鑑展開座談。
主題:當小王子遇見小王子。(佛光出版主辦,朱顏主持)
因滿濟法師出書《遇見小王子》,敘述年少出家的經驗,三名喜悅修伯里《小王子》的作者即聚在一起,暢談之於「小王子」兒少執戀。小王子,意謂人類的「純真之心」,不失其心的,總也迷戀過一段吧!不迷時,則須審視自己脫下、拋捨的是什麼?攝影:梁寒衣
5月3日,浴佛節,桃園古箏樂團鄒文玉率新移民舞團以樂舞供養佛。
4月19日,春季影賞〈卡蜜諾〉,主講人:梁寒衣/傅睿邨。
研討主題:救贖乎?剝削乎?——當慈拔披著暗影……十四歲便「封聖」,是怎樣一種境界與面目?又是怎樣一種信念與輝光?導演以犀銳的思考,魔幻寫實的詭奇視象,提出了之於當代「醫技」與「宗教」的嚴切質疑和審視——以是也特別值得作為醫療人與宗教人自我反思與針剖的刀口……倘使敢於面對,也勇於挑戰「自我剎竿」的話。
它敘說著生命種種「白水蛭」與「黑水蛭」,善法垢與惡法垢……乃至「善法」異化為「惡法」的重重跡路。修行者欲暸解「菩薩道的陷阱」,亦不妨以之為觀照、為掃瞄。攝影:梁寒衣
魚腥草,腥味體氣中向上綻開的皎白花絮與美麗,象徵著腥羶人生中不謝的光華。
3月30日,於花蓮「月光寺」,與劉學慧居士、妙蘊法師共同座談、演講,凝看著他者「火中生蓮華」的意志與光芒,以及其打磨和苦辛。
詮釋豐子愷的「生命境界之三層樓」:
第一層:物質、官能、肉體的境界。
第二層:精神、人文、藝術、心靈的境界。
第三層:宗教境界。
人類皆有可能累生、累世均盤桓、拘戀於同一層樓,同—象限、框架,而難以脫出、轉進……以是第三層樓,甚深、希有。攝影:Nicole L.
挪威「雅肯静坐協會」會長賀倫博士於禪堂演講〈靜坐與生命〉。
「雅肯靜坐」的獨特性在於:非宗教性,亦不採跏趺,乃透過精密的科學實驗與証據,分析出靜坐之於人類腦波、肉體和精神、心靈的實際影響……是個有意思的「他方之石」!帶來另一思考方式和向度的參照點。其實,法爾如是——正確的靜坐將能協助人們沈澱、而聯結/復歸本元,也將能提升寧定與創造力;差異將在於其終極智慧/內觀的深度與高度。千指萬指,重點即在於「坐與不坐」而已。攝影:梁寒衣
1月31日,新年,因病疾,孤閉「閉關中心」,僅是日日唱著〈叩鐘偈〉,僧侶般度日。以之為起點,白霧幽冷間,參味大量「梅」與「松」的公案、話語。
攝影:梁寒衣
1月8日,臘八,本為大鑑禪堂成立日,為紀念,即將禪學會創立日合併共同舉行,並召開年會。
老子謂「江海所以為百谷王者,以其善下之」:凡大眾所不欲的,山中全盡數承擔。暸然,成為「大鑑主」亦僅意謂著「百谷王」,於一切河道、人性識流的最下游。它並不份外,道者也無非透過自體的荷擔,體味諸經卷、燈錄所「不繁備載」的迂迴曲折……也便就是「唯人自肯乃方親」:自茲貼膚貼裡地識盡祖師們,以及所有行道者。它從來不是單一的故事,而是無盡複本、複寫——
大鑑禪堂
開放時間
週二、三:早上10點–下午5點
週四:下午2點–晚上9點
週六:早上10點–下午5點
【週日、週一、週五及國定假日休息】
為避免招呼不週,
如欲至禪堂禪坐或參訪,
請先以電話預約
地址: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218-1號七樓|道場內景點此參觀▶▶▶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