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大鑑導師
- 最新消息/課程
- …
- 大鑑導師
- 最新消息/課程
- 大鑑導師
- 最新消息/課程
- …
- 大鑑導師
- 最新消息/課程
行 道 瓔 珞
以直心深心菩提心為瓔珞
攝影/梁寒衣
攝影/大俠
2018年大鑑紀事
2018〈附錄〉
花道供養者:學員陳玉秀
玉秀為故宮研究研員,專攻陶瓷,能依殘片準判出古瓷朝代。於未入大鑑之前,已因悅好花藝而研習插花數年,由是宛然上蒼贈予大鑑的「花仙子」,甫從禪堂一建構,即散花無盡,為禪堂插設出一次次嚴美的供花。踅隱山茨,視綫中所閱歷的無數奇花異草、帶來驚奇與嘆美的,俱皆出於她的慧心與巧手。
這名「花仙子」,透過她的花藝花道,總令山中撞見無常器世間、剎那如潮的華美與寂色——華美,因群花群草的斑爛;寂色,為其禪味寧穆。
於是每一回的法會和座談,她怕就是起得最早的工蜂,逛遍花市,扛抬來色色「季節的容顏」,而將自我的感性與美學流織其中……
12月31日,虛雲和尚芋頭日。
2018年,大小霪雨、颱風不斷,三樓陽台上總積散著霪濕的落葉與沖
刷的淤泥,反覆廁清、「時時勤拂拭」成為日常寫照。
天光晴好,收拾了雜坌的落葉,拂掃了漸乾的淤泥,夕色安靜,忽然想要畫佛,卻也懶怠更入書室尋找紙筆;於是折下一段樹枝,就著未盡脫卻的泥染畫起佛容顏。浮現的是昔往與一名僧伽答和的:「淤泥之中顯菩提,瘡癤行來映真顏」。
祂,即是這一年的途程風景。總結了無數風雨的板盪、羶臊。
最末一日,抵達了為自身稱為「最澄」的內洞瀑布,自從2015為強颱狂肆摧毀後,它便封閉了。然,徹底的摧毀帶來了徹底的重建,移山走石、狂刨狂剷而後的山谷豁然開闊、映現一種朗健明磊。那是從瘡痍創害間重整、收拾歸來的好様子!「最澄」又回到身畔,與行者偕行。
(最澄,日本「天台宗」的創教者。)
12月16日,於古宮南院的〈花器.閑情——品味花器與生活〉的特展音樂會中,吳乃先吹簫,文玉則手持長梅枝,以載歌載舞方式、詠唱出山中人詞/曲的〈散花歌〉。
〈散花歌〉簫音樂曲也將於展期的半年,作為主題音樂,循迴點染出禪意的闃寂與寧邃。
〈散花歌〉本源於《華嚴》懷抱,自胸腑中自然流出,不假修飾……詞寫畢,曲即出,㡬乎是同日同時完成的,無所謂雕琢與淘濾。
它埋藏書室,廿餘年了,如今終於還歸有情,以是既淡泊、亦忻然。暸然世間樂音歌呼如汪洋般蓊鬱豐沛、澎湃嘯吼,此曲無非大海一滴,瞬息沒滅吞聲。卻是曹溪一滴,華嚴一滴,諸佛或爾默然微笑。
攝影:梁寒衣
左、中:永觀堂之石碣與剎宇紅葉,右:鎮寺國寶–回首阿彌陀佛(翻拍自永觀堂肖像)
12月8日~12日,赴日本京都,對晤回首阿彌陀佛。
「回首彌陀」原為大鑑精神象徵,十年風雪嚴磣、而堅拄不為移異,也始終緣於此尊。飛花入塵,如今十年已滿,胸中深沈思念,唯想再一次對晤、答叩。
出發前一日,隨手翻開京都旅行小冊,映入眼簾的是祇王、阿佛的「祇王寺」,以及其畔瀧口入道寂遁的關房。取出架上奈良大書、任掀一頁,卻為瀧口的戀人「橫笛」出家、往生的奈良法華寺,且二人均與天台法教攸關……感到奇怪,決定參訪。
本以為已和紅葉絕緣,卻仍見最末的楓紅艷美綺麗、灼灼塗寫……上飛機前,定格視網的是「三十三間堂」一尊尊巍峩高嚴、殊麗不可描摩的菩薩群像。
11月17日,大鑑第十一屆年會。自2008年成立以來已經十個寒暑,故出版「十年回首」紀念盒,盒內精裝了便條紙,紙上收貯了十年來山中為眾鏤刻於「行事卡」上的古德詩偈,均是修學者於一年中須記誦、參修,奉為此年圭臬、法式的。為十年的總結與回眸。
會中放映了以李白詩為經緯所葦編的〈白紵舞〉。
〈白紵舞〉乃因舞者穿著輕薄白紵所織的舞服,舞蹈時長袖翩旋如鶴羽的婉揚。然,白紵舞並不希奇,重在出場竟是一名白髪蒼蒼、坐在織機前的老嫗,缭繞老嫗周匝的也只是一架架織機。時光的柠機。
老嫗推拉著柠機……紅顏皓齒、麗服明輝、舞踴翩翩也無非時光之刀的南柯一夢。而今便餘衰邁,與蒼遲。
播此舞,重在警醒:十年已過,莫空負!
如來智慧本為「世間智」與「出世間智」的圓滿。卻恒見佛弟子採行「雙殺」:於應修學世間文學、歷史、藝術、人文、自然……等諸學科時,以「我為佛弟子,不讀世間書」為鎧甲;於應靜修止觀、精研教法、勤行佛事之際,又以「世務繁忙」為理由……如是恒處「雙殺」,空轉經年,唐喪光陰,只落得一個「名字佛弟子」!而白髮暮年、無常殺鬼倏至……
影片來源:che pin(Youtube)
安岳石窟十二圆覺菩薩之「淨業障菩薩」/ 圖像:來源為網上《安岳石窟藝術》
11月9日,集誦《圓覺經》,主持「一心三觀/廿五輪」抽結儀式。
弘講《圓覺經》,學員希冀能依經典抽取「三觀廿五輪」的修行箋結,以便循之作為修行取向。不肯草草,亦不願兒戲,要求誦畢四十卷《大涅槃經》作為加行淨除業障,才許抽結。
《大涅槃經》持誦完滿,故依諾舉行莊嚴儀式,乞佛攝受而抽結。於茲更重申「一心三觀」旨要,示範禪坐方法,誠願大眾不虛,依所抽取結示,循之老實作去。
左圖攝影:Nicole,右圖:安岳石窟圓覺群像之「普覺菩薩」/ 摘錄自網上《安岳石窟藝術》
11月6日,跋涉完《圓覺經》經註初稿,一個金色界的初成。
弘法十六年,宛然驗証著「諸法無我,諸心非我」,與有情界合作的筆札、經論大抵中道而夭,無一得以成滿、出版。生死迅即,而此願誓成!——《圓覺經》既攸關重大,則決定自力完成,乃循《勝經》模式,當日弘講,前三日備經,後三日註經——只是更更嚴峻嚴密,畢竟它所涉及的是「天台」教法的髓骨和實修系統:一心三觀和「廿五輪」的實際觀修。
山林本有山林難以想像的勞務,於是「一個人的僧團」便形成了「勞務——禪坐——參經/註經」的閉關形式,一日三個程序輪迴數轉,周周迴續。有緣務,外出;歸來,準則、運行如故。
一段沈凝如碑、古木木的時光,也是攝心安寂、永指向經卷的時光。孤獨者堅拄著自設的旅程。
而後,探出頭來,秋已至,金色界已澄然在掌。
左,桃園古箏樂團團長:鄒文玉,右,洞簫吹奏:吳乃先。
10月18日,桃園古箏樂團於中壢藝術館之「樂匯」聯演中,演出作品〈蓮澤〉——許是夙因所之,〈蓮澤〉為少時初習作所發表的第一篇作品。彼時,僅是「為文學而佛法」,殊難料,他日竟將如老僧般只是「為佛法而文學」。
茲引錄原曲目介紹如下:
《蓮澤》古箏二重奏(首演)
根據文學作家梁寒衣老師所著「蓮澤」文章,邀請上海一級作曲家周成龍老師作曲。此曲是描述高僧盤若智對著一方蓮澤打坐……以為早已無相、無染、無著;卻不想仍是空而非空,仍將人世間種種貪癡愛戀,移至蓮的身上,以致受想行識無一不有蓮花,甚至在禪定之時,仍不忘對蓮的一片愛戀之情,衍出一段奇緣。
〈蓮澤〉之後,續演出山中詞/曲的〈散花歌〉,以及周成龍老師新譜的〈涅槃之雪〉——〈蓮澤〉與〈涅槃之雪〉均係鄒文玉和古箏樂團所出資委託製作和耕耘,不敢掠他人之美,特此敘明。
僧俗四眾雲集,為南台忽落的雪色而彼我忻然。
左:林谷芳(台北書院山長),中:梁寒衣,右:永本法師(佛光大藏經主任)
林谷芳老師現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