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roken image
broken image
聯絡我們
  • 首頁
  • 關於大鑑 
    • 成立緣起與宗旨
    • 關於大鑑禪堂
    • 道場內景
    • 入會申請
  • 大鑑導師 
    • 禪行者簡介
    • 自畫像
    • 梁寒衣著作(書目/序/評論)
    • 他方之眼(報導/評論/學術研究)
    • 導師步履
  • 最新消息/課程 
    • 芳嚴無涯/消息・活動
    • 行向圓覺/課程・共修
  • 教法/文章/思潮 
    • 華嚴智海/教觀、禪觀
    • 宗門之眼/經藏之美
    • 拄杖在手
    • 寒雪付衣/散文・詩歌・偈贊
    • 薔薇與棘原/現代小說・寓言小說・佛化小說
    • 影之聲/電影內外觀
    • 道在一切/影音
    • 光光交會/導介・轉載
  • 行道瓔珞
  • 感思與洄瀾
  • 千眼書屋/書籍.作品
  • …  
    • 首頁
    • 關於大鑑 
      • 成立緣起與宗旨
      • 關於大鑑禪堂
      • 道場內景
      • 入會申請
    • 大鑑導師 
      • 禪行者簡介
      • 自畫像
      • 梁寒衣著作(書目/序/評論)
      • 他方之眼(報導/評論/學術研究)
      • 導師步履
    • 最新消息/課程 
      • 芳嚴無涯/消息・活動
      • 行向圓覺/課程・共修
    • 教法/文章/思潮 
      • 華嚴智海/教觀、禪觀
      • 宗門之眼/經藏之美
      • 拄杖在手
      • 寒雪付衣/散文・詩歌・偈贊
      • 薔薇與棘原/現代小說・寓言小說・佛化小說
      • 影之聲/電影內外觀
      • 道在一切/影音
      • 光光交會/導介・轉載
    • 行道瓔珞
    • 感思與洄瀾
    • 千眼書屋/書籍.作品
broken image
broken image
  • 首頁
  • 關於大鑑 
    • 成立緣起與宗旨
    • 關於大鑑禪堂
    • 道場內景
    • 入會申請
  • 大鑑導師 
    • 禪行者簡介
    • 自畫像
    • 梁寒衣著作(書目/序/評論)
    • 他方之眼(報導/評論/學術研究)
    • 導師步履
  • 最新消息/課程 
    • 芳嚴無涯/消息・活動
    • 行向圓覺/課程・共修
  • 教法/文章/思潮 
    • 華嚴智海/教觀、禪觀
    • 宗門之眼/經藏之美
    • 拄杖在手
    • 寒雪付衣/散文・詩歌・偈贊
    • 薔薇與棘原/現代小說・寓言小說・佛化小說
    • 影之聲/電影內外觀
    • 道在一切/影音
    • 光光交會/導介・轉載
  • 行道瓔珞
  • 感思與洄瀾
  • 千眼書屋/書籍.作品
  • …  
    • 首頁
    • 關於大鑑 
      • 成立緣起與宗旨
      • 關於大鑑禪堂
      • 道場內景
      • 入會申請
    • 大鑑導師 
      • 禪行者簡介
      • 自畫像
      • 梁寒衣著作(書目/序/評論)
      • 他方之眼(報導/評論/學術研究)
      • 導師步履
    • 最新消息/課程 
      • 芳嚴無涯/消息・活動
      • 行向圓覺/課程・共修
    • 教法/文章/思潮 
      • 華嚴智海/教觀、禪觀
      • 宗門之眼/經藏之美
      • 拄杖在手
      • 寒雪付衣/散文・詩歌・偈贊
      • 薔薇與棘原/現代小說・寓言小說・佛化小說
      • 影之聲/電影內外觀
      • 道在一切/影音
      • 光光交會/導介・轉載
    • 行道瓔珞
    • 感思與洄瀾
    • 千眼書屋/書籍.作品
聯絡我們
broken image

二〇二五年誦經班招生

──3月8日開班

· 行向圓覺/共修,最新消息

二〇二五年誦經班招生

──3月8日開班

broken image
broken image

攝影:梁寒衣 / 美術設計:Nicole

誦經˙參經˙明心

──誦著,誦著……心,便安穩了!

梁寒衣

於此倥傯忙碌、飄搖混亂的世紀,誦經,是一有力的柱杖,能迅速維穩心靈,沈澱所有龐雜、紊亂、焦慮、失序……

誦著,誦著,心,便安定、明淨了!

即能定靜思考,昇起「再出發」的勇氣和力量。

──緣於經典乃從如來累劫修行的芬芳莊嚴中來,本蘊含著不可思議的攝定度與慈悲力。

如是,誦經,即為種下累世佛性種子,厚植善根佛緣。也即播種如來知見,長養如來知見。

誦經,意即「轉識」:清洗識庫種子,將世俗垢濁的情見、執取,轉為如來智見、智覺。

更是一道大悲之門,將狹劣、憤怒、愛憎、私我、嫉計……的凡夫心,轉為菩提心、柔軟心、容他心、護愛心、慈悲心的過程。

誦經,即為紅塵清涼、平息燥惱的安心之道。也是人人可以下手,人人可以得益的入門之徑。

當然,誦經,其終極更為了明心與修證。本次的誦經一共包含了十七、八部大乘重要的教典與懺法,可以說,大乘髓腦與珍寶一盡集結而入,是「入海採寶」的殊勝機緣!

於經驗四、五年的經誦共修後,為使大眾更深刻薰習經文、掌握經義,這一輪的經誦,每一部經皆將重覆誦習二徧,同時,可依學員的需求,另行規劃研討、分享。必要時,針對某些更深奧繁難的經文,亦可由老師作提綱性、精要性地剖析與論述。──前提是,必須來自自覺的追尋與信念。

自然,也歡迎所有大德們隨機、隨時的加入,自由誦持與分享。無論是一經,或二、三、四……部經,相信皆將是美好的相逢與緣起。

祝願

身心安定,福慧增明!

大鑑禪學會虔恭合掌

二〇二五年一月十五日

誦經˙參經˙明心

──空誦但循聲,明心號菩薩

誦課方式

一、誦課經本:由禪堂統一準備同版之經本,以利共修。(歡迎學員隨喜)

二、本次誦經的特色,為每隔幾部經則加誦《慈悲三昧水懺》或《八十八佛大懺悔文》!除持誦、觀修經典外,亦能警醒、警策自身,反省自我的漏口、內調心性。如此,庶幾不辜負與道法的相逢,亦不辜負此生的修學。

三、2025~2026年,共修持誦經典目錄,參考如下:

點入可察看持誦經典目錄

上課時間/地點

2025/3/8起,每週六上午10:00~12:00。

全期預計至2026/9圓滿結束。

地點:大鑑禪堂(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218-1號阿波羅大廈7樓)

報名方式

電話:02-27116272(請於禪堂開放時間來電報名)

或點選下面,直接線上報名:

線上報名表

訂閱
上一篇
《勝鬘經》全經圓滿分享 ──2024年十月31日
下一篇
 返回網站
Cookie的使用
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、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。一旦點擊接受,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。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。 了解更多
全部接受
設定
全部拒絕
Cookie 設定
必要的Cookies
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、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。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。
分析性Cookies
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,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。
偏好的Cookies
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,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。
儲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