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roken image
broken image
聯絡我們
  • 首頁
  • 關於大鑑 
    • 成立緣起與宗旨
    • 關於大鑑禪堂
    • 道場內景
    • 入會申請
  • 大鑑導師 
    • 禪行者簡介
    • 自畫像
    • 梁寒衣著作(書目/序/評論)
    • 他方之眼(報導/評論/學術研究)
    • 導師步履
  • 最新消息/課程 
    • 芳嚴無涯/消息・活動
    • 行向圓覺/課程・共修
  • 教法/文章/思潮 
    • 華嚴智海/教觀、禪觀
    • 宗門之眼/經藏之美
    • 拄杖在手
    • 寒雪付衣/散文・詩歌・偈贊
    • 薔薇與棘原/現代小說・寓言小說・佛化小說
    • 影之聲/電影內外觀
    • 道在一切/影音
    • 光光交會/導介・轉載
  • 行道瓔珞
  • 感思與洄瀾
  • 千眼書屋/書籍.作品
  • …  
    • 首頁
    • 關於大鑑 
      • 成立緣起與宗旨
      • 關於大鑑禪堂
      • 道場內景
      • 入會申請
    • 大鑑導師 
      • 禪行者簡介
      • 自畫像
      • 梁寒衣著作(書目/序/評論)
      • 他方之眼(報導/評論/學術研究)
      • 導師步履
    • 最新消息/課程 
      • 芳嚴無涯/消息・活動
      • 行向圓覺/課程・共修
    • 教法/文章/思潮 
      • 華嚴智海/教觀、禪觀
      • 宗門之眼/經藏之美
      • 拄杖在手
      • 寒雪付衣/散文・詩歌・偈贊
      • 薔薇與棘原/現代小說・寓言小說・佛化小說
      • 影之聲/電影內外觀
      • 道在一切/影音
      • 光光交會/導介・轉載
    • 行道瓔珞
    • 感思與洄瀾
    • 千眼書屋/書籍.作品
broken image
broken image
  • 首頁
  • 關於大鑑 
    • 成立緣起與宗旨
    • 關於大鑑禪堂
    • 道場內景
    • 入會申請
  • 大鑑導師 
    • 禪行者簡介
    • 自畫像
    • 梁寒衣著作(書目/序/評論)
    • 他方之眼(報導/評論/學術研究)
    • 導師步履
  • 最新消息/課程 
    • 芳嚴無涯/消息・活動
    • 行向圓覺/課程・共修
  • 教法/文章/思潮 
    • 華嚴智海/教觀、禪觀
    • 宗門之眼/經藏之美
    • 拄杖在手
    • 寒雪付衣/散文・詩歌・偈贊
    • 薔薇與棘原/現代小說・寓言小說・佛化小說
    • 影之聲/電影內外觀
    • 道在一切/影音
    • 光光交會/導介・轉載
  • 行道瓔珞
  • 感思與洄瀾
  • 千眼書屋/書籍.作品
  • …  
    • 首頁
    • 關於大鑑 
      • 成立緣起與宗旨
      • 關於大鑑禪堂
      • 道場內景
      • 入會申請
    • 大鑑導師 
      • 禪行者簡介
      • 自畫像
      • 梁寒衣著作(書目/序/評論)
      • 他方之眼(報導/評論/學術研究)
      • 導師步履
    • 最新消息/課程 
      • 芳嚴無涯/消息・活動
      • 行向圓覺/課程・共修
    • 教法/文章/思潮 
      • 華嚴智海/教觀、禪觀
      • 宗門之眼/經藏之美
      • 拄杖在手
      • 寒雪付衣/散文・詩歌・偈贊
      • 薔薇與棘原/現代小說・寓言小說・佛化小說
      • 影之聲/電影內外觀
      • 道在一切/影音
      • 光光交會/導介・轉載
    • 行道瓔珞
    • 感思與洄瀾
    • 千眼書屋/書籍.作品
聯絡我們
broken image

浴佛節法會

──二〇二四年五月十一日(原四月初八,5/15)

· 最新消息,芳嚴無涯-重要紀事
broken image
broken image

作品:吳泥 攝影:梁寒衣
收藏:圓光佛學院藝文館

燃燈佛之授記雲童(即釋迦牟尼佛)

雲童離開雪山修行之域,為尋求珍寶供養恩師而展開雲遊。最末,卻將一盡珍寶俱換為五莖花以供養燃燈佛,且投身泥漥,以髮掩泥,免佛受泥污觸。佛乃舉足履踏而過,並為之授記。
雕塑下方即布髮掩泥的雲童;上方為燃燈佛舉手作授記印。

 

 

這個浴佛節,二佛共會!
    ──請來禮敬二世尊
   

  於展場,見到創作者吳泥的「燃燈佛授記」,心中震動──重建修復破毀、荒圯多年的大鑑網站,本因一尊燃燈佛引起,歷經近二年的艱難跋涉,於行將成滿之際,再遇燃燈佛……凝看著祂高舉的手印,這樣的不期而遇,令人悲忻交集!

  每一名讀過《金剛經》的佛弟子,必讀過「燃燈佛」以及「祂為釋迦文佛的授記」,而更詳細的記載則出現於《增一阿含經》,吳泥以戲劇性的手法所呈顯的,正是這個間不容髮、動人、而神秘的刹那──

故事的微言是這樣的:

  雪山北峰住著博睿的大師耶若達以及五百弟子,其中,雲雷梵志(簡稱「雲童」,童,為古印度之於未婚青年的稱呼),顏貌端美、而聰明博見,為師所特為愛重。當修學已成,為尋求珍寶以答報師恩,雲童如斯離開雪山,展開了生命的行腳……

  踅歷挑戰,珍寶已然獲致,行經都城,卻意外發現都城正為迎接定光佛(即燃燈佛)的蒞臨而莊嚴掃灑、平治道路。
  了然如來出世第一希有,雲童徧尋香華以為供養;然則國王早已敕令,嚴戒城民出售一花一芰,王自己要作大供養,持花盡數獻供如來。
  雲童悵然不獲,出得城門,卻遇一名少女手持五莖曼妙花絮。
  重金無以收購,少女滿懷愛意,獨獨提出了一個霸道而嚴峻的要求:她要雲童與她盟誓,許於未來世、與她生生世世結為夫妻,方可予此五莖花。
  二人談著如來福田的最勝希有,以及菩薩行者的「大捨無畏」……志求供養如來,最終雲童致予了一盡珍財,且與少女雙雙立下盟誓。
佛識其意,於平治的道路上,陡現髒污的泥淖坑漥。雲童供獻了五莖花,最末,和身撲卧泥塗,布髮掩泥,避免淤泥污觸佛足。
佛於是舉足踐髮而過,並為之授記……

五莖花。一張婚紙。一個「賣身契」。一座累世累劫的情染羈繫與菩薩牢籠。──然而,燃燈佛說:那是遠遠不夠的!……尚不足以使我為你授記成佛,使你將來如我一般。
直須到「布髮掩泥」:通身輥入、通身卸下,將所有軀肉骨血都交付泥犁泥塗不可。能蹈赴五濁,深入穢垢泥淖,始得此授記。

無此授記,則無所謂的諸佛的出生與佛誕。

而於夢中,「髮」即「法」的同音與象徵;「布髮掩泥」意味流布教法散蓋、遮覆泥塗群生與荼苦。

 

因此,這個佛誕日,山中將邀請大眾共為禮敬二如來,體解古佛、今佛無二,前佛、後佛不異──其佛性不二,其菩提心、菩薩道……乃至一切跡路、行則亦不異。

 

祝福
法日明照、福慧吉祥!

 

大鑑主人 梁寒衣 虔恭敬邀

寫于二〇二四年四月廿一日凌晨,金、紅電光交熾

broken image

美術設計: Nicole 攝影:潘善博/Nicole

因於這尊燃燈佛,啟開了重建荒圯網站的艱維跋涉,於這個浴佛節,二〇二四年五月十一日,恰恰是兩年的圓滿,時光精準得微妙、奇異!

 


113年 5月 11 日 浴佛法會


慶祝 釋迦牟尼佛聖誕(農四月初八) 暨文殊菩薩聖誕(農四月初四)

 

此次浴佛法會,特別邀請陶塑「燃燈佛授記」的創作者吳泥老師演奏古琴和琴歌。歡迎蒞臨欣賞,共為讚歎禮佛!

 

時間:2024年5月11日下午2點

地點:大鑑禪堂 (地址:忠孝東路四段218-1號7樓)

※法會後均有茶敘,歡迎十方大德自在參與、對晤。

 

浴佛法會活動流程 :

時間 活動內容 

~13:00 會場布置

13:30~14:00 報到、入場、淨心

14:00~14:30 恭請 梁老師開示

14:30~14:50 吳泥老師古琴演奏

1心經(清唱) 2仙翁操 3太古引 4極樂吟(清唱)

14:50~15:40 恭誦《華嚴經˙普賢行願品》

15:40~16:10 恭請 梁老師勉眾

16:10~16:40 浴佛儀式――梁老師領眾佛前供花及浴佛

16:40~17:30 參茶

17:30~18:00 場地整理、恢復

18:00 賦歸

確認嗎?

 

訂閱
上一篇
曹源一滴,活卻蒼生
下一篇
豐饒的生命大原(本演講因故取消)
 返回網站
Cookie的使用
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、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。一旦點擊接受,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。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。 了解更多
全部接受
設定
全部拒絕
Cookie 設定
必要的Cookies
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、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。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。
分析性Cookies
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,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。
偏好的Cookies
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,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。
儲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