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roken image
broken image
聯絡我們
  • 首頁
  • 關於大鑑 
    • 成立緣起與宗旨
    • 關於大鑑禪堂
    • 道場內景
    • 入會申請
  • 大鑑導師 
    • 禪行者簡介
    • 自畫像
    • 梁寒衣著作(書目/序/評論)
    • 他方之眼(報導/評論/學術研究)
    • 導師步履
  • 最新消息/課程 
    • 芳嚴無涯/消息・活動
    • 行向圓覺/課程・共修
  • 教法/文章/思潮 
    • 華嚴智海/教觀、禪觀
    • 宗門之眼/經藏之美
    • 拄杖在手
    • 寒雪付衣/散文・詩歌・偈贊
    • 薔薇與棘原/現代小說・寓言小說・佛化小說
    • 影之聲/電影內外觀
    • 道在一切/影音
    • 光光交會/導介・轉載
  • 行道瓔珞
  • 感思與洄瀾
  • 千眼書屋/書籍.作品
  • …  
    • 首頁
    • 關於大鑑 
      • 成立緣起與宗旨
      • 關於大鑑禪堂
      • 道場內景
      • 入會申請
    • 大鑑導師 
      • 禪行者簡介
      • 自畫像
      • 梁寒衣著作(書目/序/評論)
      • 他方之眼(報導/評論/學術研究)
      • 導師步履
    • 最新消息/課程 
      • 芳嚴無涯/消息・活動
      • 行向圓覺/課程・共修
    • 教法/文章/思潮 
      • 華嚴智海/教觀、禪觀
      • 宗門之眼/經藏之美
      • 拄杖在手
      • 寒雪付衣/散文・詩歌・偈贊
      • 薔薇與棘原/現代小說・寓言小說・佛化小說
      • 影之聲/電影內外觀
      • 道在一切/影音
      • 光光交會/導介・轉載
    • 行道瓔珞
    • 感思與洄瀾
    • 千眼書屋/書籍.作品
broken image
broken image
  • 首頁
  • 關於大鑑 
    • 成立緣起與宗旨
    • 關於大鑑禪堂
    • 道場內景
    • 入會申請
  • 大鑑導師 
    • 禪行者簡介
    • 自畫像
    • 梁寒衣著作(書目/序/評論)
    • 他方之眼(報導/評論/學術研究)
    • 導師步履
  • 最新消息/課程 
    • 芳嚴無涯/消息・活動
    • 行向圓覺/課程・共修
  • 教法/文章/思潮 
    • 華嚴智海/教觀、禪觀
    • 宗門之眼/經藏之美
    • 拄杖在手
    • 寒雪付衣/散文・詩歌・偈贊
    • 薔薇與棘原/現代小說・寓言小說・佛化小說
    • 影之聲/電影內外觀
    • 道在一切/影音
    • 光光交會/導介・轉載
  • 行道瓔珞
  • 感思與洄瀾
  • 千眼書屋/書籍.作品
  • …  
    • 首頁
    • 關於大鑑 
      • 成立緣起與宗旨
      • 關於大鑑禪堂
      • 道場內景
      • 入會申請
    • 大鑑導師 
      • 禪行者簡介
      • 自畫像
      • 梁寒衣著作(書目/序/評論)
      • 他方之眼(報導/評論/學術研究)
      • 導師步履
    • 最新消息/課程 
      • 芳嚴無涯/消息・活動
      • 行向圓覺/課程・共修
    • 教法/文章/思潮 
      • 華嚴智海/教觀、禪觀
      • 宗門之眼/經藏之美
      • 拄杖在手
      • 寒雪付衣/散文・詩歌・偈贊
      • 薔薇與棘原/現代小說・寓言小說・佛化小說
      • 影之聲/電影內外觀
      • 道在一切/影音
      • 光光交會/導介・轉載
    • 行道瓔珞
    • 感思與洄瀾
    • 千眼書屋/書籍.作品
聯絡我們
broken image

期待一個「華嚴」的轉身

――能於「法」中相見,便是此世最好的相逢。

· 芳嚴無涯-重要紀事,最新文章,最新消息
broken image

攝影:蘇仁浩

道途或爾迂曲顛沛,大河依舊堅持流衍。

期待一個「華嚴」的轉身

――能於「法」中相見,便是此世最好的相逢。

 

  八十《華嚴》的持誦已近尾聲――第二回了!這是禪堂成立十年,第二回的持誦大品《華嚴》,以大鑑人眾的寡潦,而能二回深泳華嚴巨海,殊為不易。「華嚴」意即:眾相如花,諸法如花;須以如花的法教莊嚴、調攝其心,自覺醒,亦使同體有情共為覺醒,共入此華嚴智海、諸佛剎土中。         

  宋代二位禪門巨擘――舉揚「臨濟禪」的大慧宗杲,以及提倡「默照禪」的宏智正覺,均屬「華嚴禪」的禪者。而所謂「華嚴禪」,即是以禪宗為本體、為髓幹,而正向開展華嚴大教,依「菩薩道」為上首、以「如來菩提」為標的。準此,大鑑自然也屬「華嚴禪」的奉行者。         

  此中,持誦《華嚴》的意義,即在明白其智道,依之而發「因地菩薩」之心,起行一切菩薩行願。         

  自二〇〇八年成立迄今,大鑑已歷十五寒暑。十五,是一輪圓滿月的數字了!於此十五春秋間,明月闕闕減減、風雹雨雪從不曾息……可喜的是,大鑑人總在面對艱難、挫阻的一刻,選擇了佛陀、祖師與法道――無論乍看何其平凡、荏弱者皆然!也恒恒呈現再一次重振旗鼓、「收拾歸來」的決心!        

  《華嚴經》中提到了一類「劫轉變」,即:以「心」的昇沈浮降不同,進化或異化,淨土可以化為垢土,垢土亦可化為淨土。        

  如斯山中亦期待著一個正向的「劫轉變」,即經由無數的風霜雨雪、坷坎行來,大鑑行者能真正成長、成熟,足以步履沈穩地走向下一輪明月的開展,另一個十五年!緣於劫轉變,建立於「心」轉變、「行」轉變――不改變根本知見、心意、行為模式,則無以侈談翻轉與超絕。       

  謹訂於二〇二三年十一月十八日舉行大鑑年會,歡迎認同此理念理想的新一代大鑑人加入,也歡迎倦遊中的老鳥們歸巢――        

  祝願

 

恒與明月偕行!

 

大鑑導師 梁寒衣合十

broken image

攝影:蘇仁浩

持誦《華嚴》的意義,即在明白其智道,依之而發「因地菩薩」之心,起行一切菩薩行願。

 

大鑑禪學會2023年年會流程:

13:30~14:00 簽到(領取大鑑禪學會年會手冊)

14:00~14:30 大鑑慶生蛋糕

14:30~15:00 大鑑導師開示

15:00~15:30 恭誦《華嚴經淨行品》

15:30~16:30 年會工作報告

  一、願行組:麗月

  二、圖書組:淑嬌

  三、會務報告:孟君

  四、執行長報告:大俠

16:30~17:00 提案討論及議決

17:00~17:30 理監事改選

臨時動議

※特別說明:

年會為「限定大鑑會員」參與之活動,若非會員,欲前來參與的,當天會協助填寫入會申請事宜。

感謝留意。

年會舉辦時間:2023年11月18日(週六)下午2點

舉辦地點:大鑑禪堂(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218-1號7樓)

 

訂閱
上一篇
明月輪下的對晤  
下一篇
自性莊嚴
 返回網站
Cookie的使用
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、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。一旦點擊接受,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。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。 了解更多
全部接受
設定
全部拒絕
Cookie 設定
必要的Cookies
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、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。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。
分析性Cookies
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,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。
偏好的Cookies
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,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。
儲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