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絡我們
  • 首頁
  • 關於大鑑 
    • 成立緣起與宗旨
    • 關於大鑑禪堂
    • 道場內景
    • 入會申請
  • 大鑑導師 
    • 禪行者簡介
    • 自畫像
    • 梁寒衣著作(書目/序/評論)
    • 他方之眼(報導/評論/學術研究)
    • 導師步履
  • 最新消息/課程 
    • 芳嚴無涯/消息・活動
    • 行向圓覺/課程・共修
  • 教法/文章/思潮 
    • 華嚴智海/教觀、禪觀
    • 宗門之眼/經藏之美
    • 拄杖在手
    • 寒雪付衣/散文・詩歌・偈贊
    • 薔薇與棘原/現代小說・寓言小說・佛化小說
    • 影之聲/電影內外觀
    • 道在一切/影音
    • 光光交會/導介・轉載
  • 線上聆聽 
    • 【道德經】
  • 行道瓔珞
  • 感思與洄瀾
  • 千眼書屋/書籍.作品
  • …  
    • 首頁
    • 關於大鑑 
      • 成立緣起與宗旨
      • 關於大鑑禪堂
      • 道場內景
      • 入會申請
    • 大鑑導師 
      • 禪行者簡介
      • 自畫像
      • 梁寒衣著作(書目/序/評論)
      • 他方之眼(報導/評論/學術研究)
      • 導師步履
    • 最新消息/課程 
      • 芳嚴無涯/消息・活動
      • 行向圓覺/課程・共修
    • 教法/文章/思潮 
      • 華嚴智海/教觀、禪觀
      • 宗門之眼/經藏之美
      • 拄杖在手
      • 寒雪付衣/散文・詩歌・偈贊
      • 薔薇與棘原/現代小說・寓言小說・佛化小說
      • 影之聲/電影內外觀
      • 道在一切/影音
      • 光光交會/導介・轉載
    • 線上聆聽 
      • 【道德經】
    • 行道瓔珞
    • 感思與洄瀾
    • 千眼書屋/書籍.作品
  • 首頁
  • 關於大鑑 
    • 成立緣起與宗旨
    • 關於大鑑禪堂
    • 道場內景
    • 入會申請
  • 大鑑導師 
    • 禪行者簡介
    • 自畫像
    • 梁寒衣著作(書目/序/評論)
    • 他方之眼(報導/評論/學術研究)
    • 導師步履
  • 最新消息/課程 
    • 芳嚴無涯/消息・活動
    • 行向圓覺/課程・共修
  • 教法/文章/思潮 
    • 華嚴智海/教觀、禪觀
    • 宗門之眼/經藏之美
    • 拄杖在手
    • 寒雪付衣/散文・詩歌・偈贊
    • 薔薇與棘原/現代小說・寓言小說・佛化小說
    • 影之聲/電影內外觀
    • 道在一切/影音
    • 光光交會/導介・轉載
  • 線上聆聽 
    • 【道德經】
  • 行道瓔珞
  • 感思與洄瀾
  • 千眼書屋/書籍.作品
  • …  
    • 首頁
    • 關於大鑑 
      • 成立緣起與宗旨
      • 關於大鑑禪堂
      • 道場內景
      • 入會申請
    • 大鑑導師 
      • 禪行者簡介
      • 自畫像
      • 梁寒衣著作(書目/序/評論)
      • 他方之眼(報導/評論/學術研究)
      • 導師步履
    • 最新消息/課程 
      • 芳嚴無涯/消息・活動
      • 行向圓覺/課程・共修
    • 教法/文章/思潮 
      • 華嚴智海/教觀、禪觀
      • 宗門之眼/經藏之美
      • 拄杖在手
      • 寒雪付衣/散文・詩歌・偈贊
      • 薔薇與棘原/現代小說・寓言小說・佛化小說
      • 影之聲/電影內外觀
      • 道在一切/影音
      • 光光交會/導介・轉載
    • 線上聆聽 
      • 【道德經】
    • 行道瓔珞
    • 感思與洄瀾
    • 千眼書屋/書籍.作品
聯絡我們

觀困蛾有感

· 感思與洄瀾,最新文章

Section image

攝影:梁寒衣

觀困蛾有感

傅睿邨

起因是昨天夜裡,要把水果渣倒到窗台的植物盆中當堆肥,因是入夜時分,外面天黑了,我房間的燈光通明,自然窗外吸引著無數朝光飛撲的蟲子們,那時已見一隻飛蛾在窗戶上棲息,只怪自己實在不夠智慧與慈悲──好像有些地方會為了憐惜昆蟲,在入夜點燈時會選擇對昆蟲比較沒吸引力的燈源,如此昆蟲便不會飛撲了。那時只簡單想著很快地開了窗戶,倒了果渣便是,只要動作夠快,他們可能沒機會進來,沒想到剎那間,那隻飛蛾便撲身進來了(果然習性如此,一如凡夫的嗜欲濃烈,慾望當前,唯存本能反應),於是夜裡便見那隻飛蛾在房中飛竄著,只要我一走動,就會驚擾牠,於是便想方設法想把牠「引渡」回去外面。

於是依照以往經驗,拿了杯子,想罩住他,好將牠放生(我不敢直接抓牠,一來是我本身就不喜歡任何昆蟲,二來,也怕自己粗手粗腳傷了牠),試了幾次,一旦靠近,牠就逃竄,這時只好默念觀世音菩薩聖號,希望菩薩給予自己智慧去放生牠,最後想到方法,看清牠停住的位置,關上燈,再緩緩靠近,同時還是默唸著「南無觀世音菩薩」,讓牠知道我並無惡意,終於成功用杯子罩住牠,讓牠待在杯中,然後像老師分享過的,先為牠作「三皈依」,最後再將杯子拿去窗台,欲將牠放歸曠野,結果竟然是牠就待在杯子裡不出去了,第一次因為燈暗,沒注意到牠竟還停在杯壁上,順手便將杯子取回,牠一回到室內,馬上又四處竄飛,於是又得再試一次,如此一共試了三次,最後索性將杯子置於窗台,想著明晨再取回。果真隔天早上再看時,牠已離去了。

那時看著牠的慣性,突然意識到,是呀,我看飛蛾習性如此撲火(趨光)的本能,完全無法意識到室內於牠而言是座危險的囚籠,這情況宛如佛菩薩不斷強調的「三界火宅」,眾生焚悶於內卻不自知呀!而自己不也正是其中一員嘛?

而我想著方法去抓捕牠,不正是「有佛法就有辦法」,一如佛菩薩得依眾生習氣與機緣去引渡一樣,需要各種善巧方便,當然,我是作得很糟糕的,既不善巧,也沒方便!每次用杯子抓捕牠,徒是驚擾了牠,看牠在杯內狂飛逃竄的狀態,便可知道牠受到的驚嚇程度了!可見自以為是的方便善巧實在還有很大很大的進步空間呀!

也提醒自己,下次再於夜間開窗時,該更小心,直接堵絕了類似情形的發生。

寫于二〇二四年十月三十日


後記:

為了[感思與洄瀾],找出了這篇記於3月24日的日誌,稍加潤飾。

同天的清晨,再次放生了一隻大蒼蠅,這隻蒼蠅(如果是同一隻的話)於幾天前的白天,我開窗通風時竄入,之後就在我家四處飛,試了幾次當牠停在窗邊時,開窗想讓牠離開,卻都沒成功。

後來有次我在唸《金剛經》時,又有隻大蒼蠅就停在我附近,彷彿聽著經文,我也小心不要有太大的「動靜」,怕嚇走牠,直到我唸完一本《金剛經》,牠才離開。

今晨牠又在我房間飛竄(仍不確定是否為同一隻),但小心接近後,便將牠請出窗外去了。

如果真是聽《金剛經》的那隻,只能說牠還頗有佛緣的,希望來世可以脫得蟲身,轉成人身,踏入修行的正向輪迴中呀。

相關連結:

習性洄游──關于「鯨鯊之死」
從行境界法智生
一個身影,無上澄美──徧界大悲的《普門品》
閱讀與人生(上)──談閱讀對自我生命的啟發

訂閱
上一篇
死生
下一篇
老子【道德經.憨山註】 全五期線上有聲書發布
 返回網站
Cookie的使用
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、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。一旦點擊接受,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。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。 了解更多
全部接受
設定
全部拒絕
Cookie 設定
必要的Cookies
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、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。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。
分析性Cookies
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,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。
偏好的Cookies
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,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。
儲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