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roken image
broken image
聯絡我們
  • 首頁
  • 關於大鑑 
    • 成立緣起與宗旨
    • 關於大鑑禪堂
    • 道場內景
    • 入會申請
  • 大鑑導師 
    • 禪行者簡介
    • 自畫像
    • 梁寒衣著作(書目/序/評論)
    • 他方之眼(報導/評論/學術研究)
    • 導師步履
  • 最新消息/課程 
    • 芳嚴無涯/消息・活動
    • 行向圓覺/課程・共修
  • 教法/文章/思潮 
    • 華嚴智海/教觀、禪觀
    • 宗門之眼/經藏之美
    • 拄杖在手
    • 寒雪付衣/散文・詩歌・偈贊
    • 薔薇與棘原/現代小說・寓言小說・佛化小說
    • 影之聲/電影內外觀
    • 道在一切/影音
    • 光光交會/導介・轉載
  • 行道瓔珞
  • 感思與洄瀾
  • 千眼書屋/書籍.作品
  • …  
    • 首頁
    • 關於大鑑 
      • 成立緣起與宗旨
      • 關於大鑑禪堂
      • 道場內景
      • 入會申請
    • 大鑑導師 
      • 禪行者簡介
      • 自畫像
      • 梁寒衣著作(書目/序/評論)
      • 他方之眼(報導/評論/學術研究)
      • 導師步履
    • 最新消息/課程 
      • 芳嚴無涯/消息・活動
      • 行向圓覺/課程・共修
    • 教法/文章/思潮 
      • 華嚴智海/教觀、禪觀
      • 宗門之眼/經藏之美
      • 拄杖在手
      • 寒雪付衣/散文・詩歌・偈贊
      • 薔薇與棘原/現代小說・寓言小說・佛化小說
      • 影之聲/電影內外觀
      • 道在一切/影音
      • 光光交會/導介・轉載
    • 行道瓔珞
    • 感思與洄瀾
    • 千眼書屋/書籍.作品
broken image
broken image
  • 首頁
  • 關於大鑑 
    • 成立緣起與宗旨
    • 關於大鑑禪堂
    • 道場內景
    • 入會申請
  • 大鑑導師 
    • 禪行者簡介
    • 自畫像
    • 梁寒衣著作(書目/序/評論)
    • 他方之眼(報導/評論/學術研究)
    • 導師步履
  • 最新消息/課程 
    • 芳嚴無涯/消息・活動
    • 行向圓覺/課程・共修
  • 教法/文章/思潮 
    • 華嚴智海/教觀、禪觀
    • 宗門之眼/經藏之美
    • 拄杖在手
    • 寒雪付衣/散文・詩歌・偈贊
    • 薔薇與棘原/現代小說・寓言小說・佛化小說
    • 影之聲/電影內外觀
    • 道在一切/影音
    • 光光交會/導介・轉載
  • 行道瓔珞
  • 感思與洄瀾
  • 千眼書屋/書籍.作品
  • …  
    • 首頁
    • 關於大鑑 
      • 成立緣起與宗旨
      • 關於大鑑禪堂
      • 道場內景
      • 入會申請
    • 大鑑導師 
      • 禪行者簡介
      • 自畫像
      • 梁寒衣著作(書目/序/評論)
      • 他方之眼(報導/評論/學術研究)
      • 導師步履
    • 最新消息/課程 
      • 芳嚴無涯/消息・活動
      • 行向圓覺/課程・共修
    • 教法/文章/思潮 
      • 華嚴智海/教觀、禪觀
      • 宗門之眼/經藏之美
      • 拄杖在手
      • 寒雪付衣/散文・詩歌・偈贊
      • 薔薇與棘原/現代小說・寓言小說・佛化小說
      • 影之聲/電影內外觀
      • 道在一切/影音
      • 光光交會/導介・轉載
    • 行道瓔珞
    • 感思與洄瀾
    • 千眼書屋/書籍.作品
聯絡我們
broken image

才氣縱橫的女作家寫活了才氣縱橫的佛學大師

——《無涯歌》,聖嚴法師序

 

broken image

攝影:梁鳳嬌

《無涯歌》書中寫活了幾個人物,除了元曉為主角,義湘為配角,尚有古訥、瑤石公主、大安,也極生動。寫宮闈鬥爭、三國戰亂、高僧們的胸襟、凡僧們的矛盾、佛教徒的流俗風氣,把人性的優劣、赤裸裸的剖析

才氣縱橫的女作家寫活了才氣縱橫的佛學大師

——《無涯歌》,聖嚴法師序

——聖嚴法師

  近年來,我應邀為好多位專家學者及散文家們的作品,寫了序,而以寫這一篇序的收穫最多。

  因為傳中的主人翁,是古代朝鮮半島的兩位佛學大師。當我於老病忙碌中,抽空一口氣讀完梁寒衣居士的這部近著,便迫不及待的檢閱了許多相關的古籍,除了詳查史傳資料,也勤讀這兩位大師的遺著。讓我欣賞到的,不僅是文學,尤其是佛學。

  元曉及義湘,是活躍於西元第七世紀的大思想家,相當於中國唐太宗及唐高宗時代,那也是新羅佛教在義理發揮方面,最輝煌的階段。元曉是一個自學自通的人,不唯漢文的辭章華美、學問淵博,而其思想的縝密敏銳,就像是萬江入海,自然流暢,奔騰之中有其謹嚴的條理。所以他雖未入唐求法,而其深厚的佛學修養、震古鑠今。一生著作,多達八十一部,現存於釋藏中的尚有一十八種,已經散佚而有書名可稽的也有二十七種。他對漢傳系統的佛教傳播,影響至為深遠。

  義湘是新羅入唐求法僧中的佼佼者,他在中國遊學於「華嚴宗」第二代祖師智儼的門下,與賢首法藏是同學,且為法藏推崇備至。他留下的著作,雖沒有元曉那麼多,但卻是海東「華嚴宗」的初祖,座下的龍象人才眾多,傑出而聞名於後世的有十位,號稱十大德。

  由於元曉是一位傳奇性的人物,從他深廣的佛學造詣來看,有點像是印度的龍樹及世親,都被譽為百部論主,從他佯狂的行狀事跡來看,有點像中國的保誌公、傅大士、布袋、濟公,滿腹經論而行儀出格,極富於戲劇性,正好是小說題材的對象,但也不容易寫得向讀者討好。

  可是梁寒衣的這部傳記小說,卻被她做到了。

  本書呈現的史傳資料,大體是可信的,所以也是一部歷史小說。梁居士以非常用心細膩的手法,運用了那個稱為三國分裂時代的戰亂背景,以及元曉、義湘等的傳記文獻,再以豐富的想像力,創作出了這部小說。

  在近幾年前,韓國曾經製作了一部名為「元曉大師」的影集,我只聽到許多人的讚賞,這回為了增加一點參考的依據,特別借來,發現那套影集,跟佛教史傳記載的事實有不少出入,為了渲染戲劇化的效果,甚至也把史傳中的重要情節扭曲了。

  如果有可能的話,把梁寒衣的這部小說拍成影集,相信會更有看頭。書中寫活了幾個人物,除了元曉為主角,義湘為配角,尚有古訥、瑤石公主、大安,也極生動。寫宮闈鬥爭、三國戰亂、高僧們的胸襟、凡僧們的矛盾、佛教徒的流俗風氣,把人性的優劣、赤裸裸的剖析,都很討喜。

  本書的作者,對於佛學也不外行,她在書中,至少已掌握了《大乘起信論》所說:「心生種種法生,心滅種種法滅」的要點,也運用到《金剛三昧經》所說:「心無出入,本如來藏、性寂不動」的道理。這也正是元曉於悟得清淨與不清淨,皆出於心的分別執著,若住於「無相而無不相」的無心而心智朗然,那就是「心淨國土淨」的維摩境界了。作者又活用了《華嚴經》的淨行品,譜出了元曉用來普化人間的「無涯歌」,也是很討好的。

  原先,本書是應我們法鼓文化的青少年讀物「高僧小說系列」寫的,由於它的性質不同,很難歸屬這個系列,所以讓給了九歌公司,對於我們的法鼓文化而言,真是有些捨不得。

  總之,我想用一句話來結束這篇序文:本書是由一位才氣縱橫的女作家,寫活了新羅佛教史上一位才氣縱橫的佛學大師。

一九九九年五月十七日寫於紐約

 

訂閱
上一篇
相約辭世之際的好雪 ——《涅槃之雪》推薦序
下一篇
行者的逼視 ——《聽啊,緬甸的豎琴》推薦序
 返回網站
Cookie的使用
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、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。一旦點擊接受,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。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。 了解更多
全部接受
設定
全部拒絕
Cookie 設定
必要的Cookies
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、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。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。
分析性Cookies
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,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。
偏好的Cookies
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,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。
儲存